
作为全国教育改革探索的前沿阵地,上海的教育动向向来备受广大家长关注。新学期伊始,上海两项重磅教育活动发布最新通知,引发家长们热议。


这两项活动历史悠久、赛制成熟、成果丰硕。
从备赛到参赛,对学子而言,是一番不小的历练,更是一份难得的收获,因此活动在上海中小学师生和家长心中有着极重的份量。




上海市高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始于1991年,已有34年历史,每年吸引400余所学校的7万多名中学生踊跃参与。
自2019年以来,活动聚焦前沿科学技术的探索与传播,已从单一的以拓展学习英语科普文章为主的实践活动转型为用英语传播当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跨学科创新型活动,强化了英语在科学
理解与问题解决中的关键作用,推动了科普教育多元化,旨在培养兼具科学思维、国际传播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上海市高中科普英语辩论赛决赛
活动基于英语课标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实践创新”“国际理解”三大维度,融合科学探究、英语应用与前沿科技传播,鼓励学生用“WWHI科学故事模式”(Why-What-How-Innovation)讲述科学故事,培养学生的科学表达能力、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传播,提升创新思维与科学素养。

而上海市青少年科学思创挑战活动,则源于早年的初中科普英语实践活动,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六至九年级的学生,旨在激发青少年探索前沿的科学兴趣,为未来参加高中科普英语竞赛奠定基础。

两项活动看似任务简单,实际上蕴含了诸多的挑战。
首先,它们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融合。
既要探究生物、天文、工程等科学知识,又要用流利的英语阐释原理与价值,并且还需要将科学思维同人文关怀相结合。
这种融合形式,在近两年各地的中小学试题中陆续出现,这一变化让老师和家长颇为不适应。(见“北京教委又出新政策”)
其次,重视综合素养,注重知识的实践运用。
演讲能力、团队协作自不必说,科普英语竞赛新增的辩论赛制(SSDC),要求学子从正反两方进行逻辑攻防,科学思创活动新引入的专家互动环节,要求学子需要直面提问,这无疑又对学子的思维能力与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两项活动,不仅是学子们综合素养比拼的竞技场,更是国家创新人才的孵化器。
为何今年的赛事会引发更多关注?
早在2023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加强中小学科普教育的通知。文中明确提出要
“推出优质资源”、“做强品牌活动”、“调动社会力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今年1月初,国家又发布最新《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纲要中提出两个计划:“沃土计划”和“脱颖计划”——
随着纲要的发布,各地也将陆续发布科普教育相关政策信息。上海这些富有历史积淀和前瞻眼光的举措,对其他地区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和借鉴价值。
因此,其含金量增加、关注度上升自然在情理之中。
广大家长也需牢牢抓住这一“信号”。
在“双减”背景下,国家大力提倡公民科学素养培养,科创赛事已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参考。
上海赛事的历久弥新,可以从多个维度为家长提供启示:


在“AI+”的国家大方向和时代大趋势下,科普教育将成为孩子未来竞争力的“必修课”,科普知识应成为孩子日常必备的“精神食粮”。


2025年上海两项科普英语赛事的主题日前也已公布,活动主题围绕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个STEM领域展开。

为推动科普教育走向日常化、广泛化,鼓励更多学生培养起对科学的好奇心、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两大赛事已将“启智英语”这套世界权威科普英语分级读物列为大赛一等奖奖品。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洪德元认为,
广泛阅读科普书籍是中小学生走近科学、热爱生命、逐步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启智英语”科学知识丰富,可读性和趣味性强,不仅是学习英语的好帮手,也是提升科学素养的好材料。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首任主任刘润清评价说,
我翻阅了“启智英语”这套读物,有几点感触颇深。一是百科知识覆盖面广,既能开阔视野,又能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引人入胜;三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儿童语言学习规律。这套读物堪称科普分级阅读的典范,值得每一位中小学生阅读。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中西文化比较协会会长辜正坤先生评价道:
“启智英语”这套巨型百科分级读物知识面广,权威性高,系统性强,科学实用,不仅对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英语和拓宽知识面非常有用,对广大成年英语学习者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优质读物。
从备赛过程看,“启智英语”能助家长和孩子一臂之力,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
准备这两项赛事,不仅要理解科学知识,还要积累科学英语术语、掌握科学英语表达,后者挑战性更大。
第三十一届获奖选手吴淞中学的吕浥尘同学为了备赛,自学了大量中英文参考文献,还经常和老师以及同学探讨。吕浥尘的妈妈说,孩子的英语水平不错,但以前涉及科技领域的英语知识很少。
“启智英语”五大级别,采用原汁原味的真实性语言,而且丰富多元的主题和本届赛事题目有很强的关联性。
对孩子来说,阅读“启智英语”是一举两得,如虎添翼。

比如主题一“生命科学”中,意在通过碳中和的科普,引导孩子关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这类主题在“启智英语”多个级别都有体现——
读(3级第21册)《智慧环保》,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环保知识;
读(4级第12册)《拯救气候》,关注气候变化并了解解决方案。
△(3级第21册)《智慧环保》
在即将推出的《启智英语》(5级)中,孩子还可以接触并探索更多科技前沿主题。
(5级第11册)《人类的未来》预测人类未来的衣食住行;
(5级第17册)《节约能源,拯救地球》全面了解能源知识。
△(5级17册)《节约能源,拯救地球》
再比如主题三“地球宇宙科学”,相关内容就更多了。
读(3级第11册)《宇宙飞船和火箭》了解航天器的类型与构造;
读(3级第19册)《哪些发明改变了世界?》理解科学探索的意义;
读(4级第9册)《太空宇航员》掌握宇航员培训与工作的具体内容;
读(5级第23册 )《登月》熟悉人类登月的历史与进展;
读(5级第25册)《探索火星》洞悉火星探索的前沿动态。
△(4级第9册)《太空宇航员》
主题四“工程技术”所列出的维度,“启智英语”(5级)“科技精选辑”中包含普及知识又涉及专业深度,比如以下3本单册——
(5级第14册)《技术世界》
(5级第15册)《机器人和人工智能》
(5级第20册)《登峰造极的机器》
读书即学习,读书即育人。
上海的两项科普英语赛事,既是国家科教战略的落地实践,也是教育改革的创新样本。它们以“科学为核、英语为媒、思辨为魂”,为青少年提供了触摸前沿、对话世界的舞台。
“启智英语”这一科普英语读物,以丰富的内容、前沿的主题、生动的语言,帮孩子跳出应试框架,为他们点燃兴趣的小火苗,并助力小火苗发展为核动力,带领他们飞到赛事平台,飞往更广阔的天地。
今天的选手,是明天的科学家、工程师与变革者。希望家长与教育者携手同行,以科普教育为支点,以科普阅读为梯子,助力孩子成长为兼具创新能力与全球视野的未来栋梁!

猜你喜欢
热烈庆祝典范英语成功引进中国17周年


上海市科普英语竞赛活动,为何引发家长如此关注?(附选手视频)
-
-
高考英语变了!新题型“读后续写”,我们该如何应对?
高考命题不仅是教育的检测场,更是风向标。读后续写题型的频繁出现,是全国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表现,为我们指明了英语学科教学和学习的方向。
넶557 2021-06-24 -
不靠死记硬背,词汇量飙升到4000+,这位10岁典范小读者是如何做到的?
郑州小读者鲁玉学习《典范英语》三年多,10岁已能自主阅读《典范英语》(8),不仅词汇量惊人,口语也流利地道,让身边的家长赞不绝口。
넶357 2021-02-05 -
- 2022-12-15
- 2020-05-22
- 2019-09-10
- 2020-04-20
- 2019-07-04